送“果子”
来源:煤化一事业部 王书凯
2022-02-08
查看: 435
摘要:“快过年了,把这包果子给你奶奶送去”,这是二十多年前尚年幼的我经常被父母安排的“任务”。而每每执行完“任务”后,我手里总会被奶奶塞两个因保存久了的有些“皴皱”的苹果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奶奶已作古,这个任务也中断了,可每当春节临近,总会想起那个年代的一些事儿,
“快过年了,把这包果子给你奶奶送去”,这是二十多年前尚年幼的我经常被父母安排的“任务”。而每每执行完“任务”后,我手里总会被奶奶塞两个因保存久了的有些“皴皱”的苹果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奶奶已作古,这个任务也中断了,可每当春节临近,总会想起那个年代的一些事儿,让我怀念……
“果子”,是小时候孩子们过年最喜欢的食品,它甜的发腻,让平时难得有好吃食的孩子们念念不忘。“果子”总是被大人提前备好,用黄色的油纸包裹、大红纸压住封口,最后用细细的棉线十字形绑住。对于孩子而言,它是个几乎无法抵御的诱惑。所以,这些被仔细封存好留着走亲戚用的“果子”,在完成它使命前总免不了缺斤少两。
而这些“果子”所承载的仪式感,也让我印象深刻。那时人们普遍不富裕,过年走亲戚,村子里的人们总是骑着大梁自行车,让孩子坐在“大梁”上,车把上跨着装“果子”的塑编篮子,等到了亲戚家,孩子的腿往往都坐麻木了,有的孩子因此鞋子掉在半路上都不知道。而大人们走亲戚,随行携带的“果子”总是要硬生生放下,亲戚们也总是不容商量的“压”回一篮子的东西,等到亲戚走动的差不多的时候,篮子里好像还是那些东西。
现在,大家总感觉年味淡了。准确的说,这应该是日子富裕后的一个“错觉”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人们只能积攒有限的资源,在过年期间求得一个体面,而这个体面,现在变为一种日常。日常的东西总是廉价的,顺带把我们这个年味给冲淡了。时代在改变,虽然感觉年味似乎也变了,但不变是过年这一节日背后的东西,那就是“亲情和团圆”。现在我的父母已变成了一对儿女口中的“爷爷”、“奶奶”,而我的一对儿女也长大了,长大到和我小时候一样的年纪,足以完成我交给他们的新年任务-“送果子”。
要过年了,衷心的祝愿同事们身体健康、阖家团圆!